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Piano Quintet in A, D.667, ‘The Trout’),不是通常的钢琴五重奏和弦乐四重奏,而是为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而写的。这个作品创作于1819年,当时他22岁,直到 1829 年,即他去世一年后,该书才出版。
这首曲子被称为《鳟鱼》,因为第四乐章是舒伯特早期歌曲“ Die Forelle ”(“鳟鱼”)的一组变奏。这首五重奏是为西尔维斯特·鲍姆加特纳(Sylvester Paumgartner)创作的,他是一位来自上奥地利州施泰尔的富有的音乐赞助人和业余大提琴家,他还建议舒伯特在歌曲的基础上加入一套变奏曲。舒伯特的歌曲旋律变奏组还出现在舒伯特的其他四部作品中:《死亡与少女四重奏》、《Trockne Blumen》(干花)长笛与钢琴变奏曲(D.802)、《流浪者幻想曲》,以及小提琴和钢琴幻想曲C大调(D.934,“Sei mir gegrüßt”)。
五重奏由五个乐章组成:
- 活泼的快板(A大调)
- 行板(F大调)
- 谐谑曲:急板(A大调)
- 行板–快板(D大调)
- 适当的快板(A大调)
歌曲伴奏中上升的六连音形象被用作整个五重奏的统一主题,相关的形象出现在五个乐章中的四个中——除了谐谑曲之外。正如歌曲中一样,人物通常由钢琴引导,上升。
I. 活泼的快板
乐曲的开始由钢琴演奏出了引子,紧接着由小提琴演奏出了宁静、柔和的主部主题。
第一主题接着做了一些扩展变化,再由钢琴奏出了具有歌唱性的副部主题。
发展部分以类似的突然转变开始,从E大调(在阐述结束时)到C大调。谐波运动起初很慢,但后来变得更快;在第一个主题返回时,和声以上升的半音进行调制。
重演从次属调开始,使得过渡到第二主题时不需要进行任何调节变化,这是舒伯特早期奏鸣曲形式乐章中常见的现象。它与呈现部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省略了开头小节和结束主题之前的另一个简短部分。
II. 行板(F大调)
该乐章由两个对称部分组成,第二个部分是第一个部分的变调版本,除了一些调制差异,这些差异允许乐章以开始时的相同调结束。音调布局(省略了一些结构意义较低的中间调)如下:
F大调 – F♯小调– D大调 – G大调 – G小调 – G大调;A ♭大调 – A 小调 – F 大调 – F 小调 – F 大调
第一部分主要有三个旋律构成:第一旋律为F大调,第二旋律为升F小调,第三旋律为D大调。
然后第一旋律以降A大调,第二旋律为A小调,第三旋律为F大调重现,为巴赫、莫扎特的传统。
III. 谐谑曲:急板(A大调)
A大调,复合三段体。以弦乐与钢琴对答,再构成赋格。
B段结束后,重现A段,直至结束。
IV. 行板–快板(D大调)
第四乐章是舒伯特歌曲《Die Forelle》的主题和变奏。与贝多芬的风格不同,舒伯特其他一些变奏曲乐章 的典型特点是,变奏曲并不将原主题转化为新的主题素材,而是将重点放在旋律装饰和情绪变化上。在前几首变奏曲中,主旋律都由不同的乐器或组合演奏。在第五变奏中,舒伯特以降平中调(降 B 大调)开始,并创造了一系列变调,最终在第六变奏的开头回到了乐章的主调。
开始,以弦乐演奏主题旋律,来自舒伯特的艺术歌曲《Die Forelle》。这也是该五重奏名称的由来。
第一变奏,钢琴弹奏主旋律,其他乐器伴奏;
第二变奏,大提琴奏主旋律,其他乐器伴奏;
第三变奏,低音提琴主奏;
第四变奏,转调到三连音节奏
第五变奏;
回到主题;
V. 适当的快板(A大调)
终曲与第二乐章一样分为两个对称乐段。然而,该乐章与第二乐章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没有不寻常的半音阶,而且第二段完全是第一段的转调(除了一些八度音区的变化)。第一段落有一个重复记号:如果严格按照乐谱,该乐章由三个冗长的、几乎完全相同的重复乐段组成。演奏者在演奏时有时会选择省略第一段的重复。
虽然该乐章缺乏第二乐章的半音阶性,但其自身的和声设计也很新颖:第一段以 D 大调副主音结束。这与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美学是相悖的,在古典主义音乐风格中,乐曲或乐章中的第一个重要和声事件是从调性转到主调(或更少见的转到中间调或副中间调,但绝不是转到副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