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い声と想像

エイジ オブ ディスカバリー II


Keiner außer dem einsamen Herzen.



Home Picture ©


将进酒的读音与解释



那天与国内来的几位年轻朋友吃饭,席间提到李白的名篇“将进酒”,我初中上这一篇的时候是念“江”进酒的,不料我才说完便引起众人哄笑,说我念了个大别字,还教授呢!全中国的中学生都知道那是“羌”进酒,不知道考过多少回了。我心虚脸红不敢反驳,乖乖低头继续啃我的香辣鸡翅。

回家我就翻字典了,查查到底是江进酒还是羌进酒。嘿嘿,您猜怎么着,台湾的字典是江进酒,大陆的字典是羌进酒,海峡两边儿念的不一样。是一对一错还是两者皆通?以下是我的想法,请诸君指教。但若您的指教跟我那些朋友一样,是属于“我们从小课本上就是这么说的,怎么会有错?当然是羌进酒!”这一类“教科书万岁”的,那就恭请您在此打住,不用往下看了。

“将”字三读,曰江、曰酱、曰羌。羌的读音较罕见,也是问题的中心,所以先说它。将字念羌,是个极古老的念法,其义有二,当罄管声,象声,如《诗周颂》“钟鼓喤喤,罄管将将”,这个意思跟我们没关系,可以略过。将(羌)也当请,请求,但愿,做请愿之词讲,如《诗卫风》“匪我愆期,子无长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另例,《诗小雅》“载输尔载,将伯助予。”将子无怒就是但愿您别生气,将伯助予就是但愿您老能帮助我,这个用法语气恭谨,是个下对上的敬词,一般不会用于朋友之间的对话。 大陆商务的《现代汉语词典》里注解将字念羌,当“请”讲,举的例子赫然就是将(羌)进酒,就是请喝酒。这个念做羌的请,自然是词典编者以为是承袭诗经里的请愿动词的用法,但是您要注意它此处直接加动词(进酒)的用法根本就是错的,跟诗经里的用法已经不是一码事了,看来倒跟英文里please差不多。距今两千六七百年前诗经里的将(羌),是个动词,而且是个造成轴心句的及物动词(将+某人+动词),跟英文的please词性很不一样,将子无怒和将伯助予两个珍贵的例子告诉我们它在句法上是有要求的,一定是将(请求,但愿)某人做某事,“将”作为请愿之词后面有个名词,作为其后动词的主语。这个主语不可省略,因为请愿之人跟受请之人不同,因此,将子无怒不能说将无怒please don’t be angry,将伯助予不能说将助予 please help me。硬要把将字翻译成英文,大概跟wish that差不多,着重在请愿语气的“愿”上。将子无怒就是 I wish that you wouldn’t be angry,将伯助予就是I wish that you as a senior would help me。当然,也有跟情人说话用请的,如《诗郑风》“将仲子兮,无逾我墙。”,二哥哥,请你别翻我家的墙(省得我那些讨厌的兄弟们乱嚷嚷),兮字为虚词,在句法上不算,这一句也是“将”后先有名词然后才接动词,这个名词便是爬墙的主语二哥哥。硬说将字可以直接放在动词前做“请”讲,您见过吗?反正十三经里都没有,其后更没有,“将+动词”的将都是念江当助动词或副词的。几千年中华典籍里找不到除了所谓将(羌)进酒以外任何一例,您不觉得奇怪吗?

《诗经》之后,没能在其他典籍里找到类似将子无怒的用例,这说明将(羌)字的这个用法早已亡佚,秦汉以降固然没人再用,就算是孔老夫子收集这些诗歌的当时,说不定口语中也不用了。十三经里“将”加动词的用例倒不少,但那念江不念羌。到了唐朝的李白,会不会在一个酣畅淋漓的诗里突然用上这么一个已经亡佚十几个世纪的古字,造出将(羌)进酒这样的病句(将字后缺进酒的主语,就跟“将无怒、将助予”一样糟糕)?诸位跟在下一样,都是念过初中的中国人,应该有独立判断能力吧?

那您问,将进酒念江又怎么解释呢?李白文风气势恢宏,他老人家的仙气不在于好用生僻难字,其实他常用当时的口语大白话入诗,但人家用得好,您有什么办法?将进酒的“江”就是当时早已存在并普遍使用的副词用法“姑且,暂且”的“且”的意思,根据整首诗的文意口气,也必然是这个用法,意思是,“岑夫子,丹丘生,别管那么多了,我们且喝酒吧!(“且”就是喝了再说!)”将进酒三字之后,就是平辈朋友之间的大白话“杯莫停”,这样前后语气才一致。李白绝对不会前后文都是通俗易懂的白话,中间突然酸溜溜的冒出一个一千多年没人用的冷僻字将(羌),而且还用错!如果他真要用上古汉语,那他整句话得说“将尔进酒兮觥匪止”,那还是李白吗,那是被屈原灵魂附体了。

台湾三民书局《大字典》解释将(江)作为“且”讲时,有几个相通的意思,《诗小雅古风》:“将恐将惧”,那是“且恐且惧”了;另一个意思是“快要”,举的例子正是李白的“将进酒,杯莫停”意思是快喝酒吧,喝个痛快。这比较靠谱,但愚意以为还是要从“且”的原意求解方能得李白真意,不一定是明确的“快”。但不论是姑且还是快,江的念法能说得通,而且合乎上下文语气。羌的念法,冷僻不说,语气怪异,句法上还错了。

我猜是不是国内有这么一位大学问家,有一天在家中闲坐,看到了诗经里的将作为请愿之词的读法用法,便心血来潮把唐朝的“将进酒”的将当作请了,其实我刚说明了(上古汉语的)古文将(羌)“请”的用法应该翻译成现代汉语的“但愿”,不能直接跟动词,是套不进“将进酒”的(但愿进酒是什么意思?)。但既是大学问家所言,众人必然信之不疑,若碰巧他又是一位编纂教科书或字典的,那就十几亿人一股脑儿说“但愿进酒”吧,连《现代汉语词典》都要加上一个词条,而且看上去别无他用,就像是专门为了“将进酒”念羌进酒而写的。

将进酒的将是个自古便极口语的鲜活用法,人人都能懂,本来用不着追本溯源,多做解释,偏偏有人要给它找个老祖宗,结果张冠李戴找错啦!刚才已经再三说过,诗经的那个羌的用法读法,战国便见不到了。若真要给将进酒的“将”找个祖宗,《春秋公羊传》中关于晋灵公让赵盾给他看佩剑的的记载,值得您斟酌一下。原文:“靈公謂盾曰,吾聞子之剱蓋利剱也,子以示我,吾將觀焉。趙盾起,將進剱。”灵公要看赵盾的剑 ,赵盾起身就要“亮剑”,被人喝止,这里将字接动词,意思是“即将、就要”,跟李白的“将进酒”做比较(赵盾直接就要拔剑、李白让朋友别管那么多直接就喝),语意上相近,词性与用法则全同。对比将(羌)子无怒与将(江)进剑两者中将的读音、用法、与语意,就可以确切知道,“将进酒”即使在汉乐府的曲牌名也是念做江的,自战国时代已亡佚的请愿用法的羌跟直接接动词的“将进酒”中表示“且”的江原本就没关系。这是个简单的问题,本无须庸人自扰,如果庸人必须自扰,那您觉得这位姓江的新祖宗如何?

网上有人问将进酒的读音,自然也有人奋勇作答,答案千篇一律,人云亦云,都说古文念羌,意思是请,还有博学者提到诗经里的例子。问题是,诗经里那个表示请愿之词的羌,完全跟隔了一千好几百年的将进酒的将念什么没关系,因为他用法不是一码事。念江当“且”讲的将,不但诗经里有、庄子里有、春秋三传里更有啊,为什么不提?而且这个用法,才是千古一直流传下来的活的用法。如果您爱以讹传讹,迷信权威,读书不求甚解,念羌进酒不妨,但是要知道,读羌是说不通的。而且您也别笑话我念江进酒,尤其是在我啃香辣鸡翅的时候,十分倒人胃口。

 

[来源]

将进酒的读音与解释

Next:         答网友提出的两个问题 - 将进酒的读音与解释(续)   (2023-02-17)

Prev:         重听斯美塔那《我的祖国》   (2023-02-16)